產后恢復該不該做
現在很多人對產后恢復這件事都是模糊的概念,要不要做產后恢復項目呢?產后恢復和自然恢復有什么區別?影響?下面就跟大家談一談吧!
為什么很多女性選擇產后自然恢復呢?
很多媽媽在產后選擇傳統的在家坐月子,隨后邊上班邊哺乳的生活方式。這種選擇在普通工薪家庭最為常見,有了孩子后母親的注意力全部給了孩子和照顧家庭上,很少有暇關注自身。
那產后恢復又是恢復什么呢?
產后恢復,是指女性在生產完畢之后,常常會因為身體過于虛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復和保養,而這種恢復和保養被稱之為產后恢復。
具體來說,產后恢復應該包括以下三個內涵:
1、對懷孕生產造成損傷的肌體進行有效修復;
2、及時清除產后亞健康障礙;
3、利用產后黃金期對自己的體質、肌膚進行綜合調理,使肌體盡快達到最佳平衡狀態。
其實簡單來說,除子宮卵巢、形體形貌等恢復外,還應包含各個組織機能的恢復。
例如:預防產后漏尿、性冷淡等障礙性疾病、改善腸道功能,防止便秘發生,促進身體機能和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等。
調查表明,生產后缺乏調養的產婦,其體重將不易恢復,乳房疼痛、脫發、便秘的發生率高達22%,頭暈、頭痛的比例增加30.5%,胃不適增加16.5%,心悸者增加22.7%。所以產后恢復非常有必要!
產后恢復,對于新媽媽來說,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一樣重要。
產后恢復的本質不僅是媽咪們身材的婀娜,體態的優雅。更重要是生理功能的恢復以及體能、運動能、生殖能力等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!
產后
1-3個月是女性心理最脆弱、生理最虛弱的時期,這段時間恢復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寶媽的終生健康。
產后恢復究竟要恢復什么?
骨骼關節系統恢復
十月懷胎,寶寶的重量使得寶媽腰椎前凸變大、骨盆前傾以及腹直肌白線分離等,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,使得整個骨盆變形,髖關節移位,形成“大屁股”的骨架,只有少數的人會隨著產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重新恢復回來,相反地,大部分是需要人為恢復的。
產后體質調理
產后氣血津傷,寶媽不能正常運動,體循環下降,影響身體代謝,身體容易受五邪侵襲,導致寒濕淤積體內,會有一些頭痛、關節痛、腰痛,提不起力等狀。
子宮復舊
分娩可能造成子宮易位甚至脫垂,子宮復舊不良的產后寶媽,容易導致惡露不絕,甚至引發一些婦科疾病。
盆底恢復
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,導致盆底功能障礙,容易出現產后性生活不快、漏尿、子宮脫垂等癥狀。
體貌、身材恢復
產后體貌包括面部美容、以及疤痕修復、妊娠紋修復等;水桶腰、大象腿、梨形臀、蝴蝶袖這些產后身材問題。
卵巢保養
十月懷胎,一朝分娩。漫長的懷孕過程中,卵巢處于一種特殊的工作狀態,排卵停止,月經消失,所有的激素水平都圍繞著安胎育兒來制定。
產后恢復最佳時間
黃金期
產后42天—6個月內,屬于產后恢復的黃金期。
理想期
產后6個月至一年半以內,屬于產后女性的理想恢復期。
有效期
產后一年半至三年內,屬于產后女性的恢復末期。在這個階段,應進行綜合調理,使身體機能達成最佳平衡,平穩過度到正常生活階段。